伊朗货币将抹掉四个零,能缓解伊朗的通货膨胀吗?

发布时间:2025-10-07 09:00:09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天启五金有限公司

伊朗近期宣布将货币里亚尔抹掉四个零,以简化交易和提升效率。这一改革正值该国通胀率飙升,2025年8月达到42.40%,民众生活成本急剧上升,最低工资仅够覆盖部分开销。但专家警告,这无法解决根本问题,通胀缓解无望。

通胀的残酷现实

伊朗的通货膨胀已经让普通人的生活举步维艰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8月伊朗的年度通胀率(CPI)达到了42.40%,比7月的41.20%进一步上升。在食品方面,某些月份的涨幅高达30-50%。按照2024年的汇率计算,伊朗最低工资标准为1.1亿里亚尔,约合人民币1200元,但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开销则高达2875元人民币,远超最低工资。这意味着伊朗人每天面对食品、交通、水电、燃料和房租等开支的急剧上升,工资跟不上物价,储蓄快速贬值,家庭预算压力巨大。常年的经济制裁导致里亚尔汇率暴跌,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42050里亚尔,但黑市汇率高达1美元兑1150000里亚尔,形成典型的“双汇率”国家。许多伊朗人已经对本国货币失去信心,更倾向于使用美元。

抹零操作的具体步骤

伊朗的货币改革方案简单粗暴:直接去掉四个零,即10,000旧里亚尔等于1新里亚尔(或土曼)。这项改革已在议会通过,接下来将提交守护委员会审查,由中央银行执行。操作分为两个阶段:预备期最多2年,用于设计新版钞票、升级系统和宣传;并行期最长3年,允许新旧货币同时流通,公众可兑换新币,价格和合同需用双单位标示。最终,旧币将被逐步废止。改革的核心目的是简化日常交易,比如原本标价400,000里亚尔的商品可简化为40土曼,降低计算错误风险,并减轻印钞成本。但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印刷、运输和系统升级,可能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。

为何改革无法缓解通胀

给货币“抹零”只是技术性调整,不能治本。伊朗恶性通胀的根源在于财政赤字和货币超发。政府长期依赖央行借款弥补财政缺口,202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31.3%,而2025年预算案未明确控制货币发行措施。如果货币超发持续,新货币可能重蹈覆辙。美国制裁导致石油出口受限,外汇储备削弱,进口成本上升,加剧物资短缺。改革试图通过更换货币符号重塑国际形象,但土曼的国际使用受限,与金砖国家的交易主要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,尚未涉及本币。本质上,抹零就像给100厘米的尺子贴上“1米”标签,物体的实际长度未变。除非配套紧缩政策、减少货币发行,否则通胀预期不会扭转,公众可能继续提前消费或囤货,反而推高物价。

历史教训与国际比较

从全球案例看,单纯抹零往往失败。委内瑞拉在2008年、2018年和2021年多次抹零(包括抹去5个零),但通胀持续飙升,货币贬值加速。津巴布韦2024年推出锚定黄金的新货币ZIG,但因缺乏储备支持,未能遏制通胀。相反,土耳其2005年抹去6个零后成功压制通胀,关键在于配套了严格的货币政策、财政整顿和央行独立性提升。伊朗自身在2020年就尝试过类似改革,将里亚尔改为土曼,但自1971年到2020年,货币已贬值3500倍。历史证明,如果国民经济根基已烂,如生产崩溃或供需失衡,货币层面的技巧改革就像“水加多了添面,面加多了添水”,治标不治本。伊朗国会议员侯赛因·萨姆萨米直言:“一国货币的声誉无法通过取消四个零来恢复,只有增强实际价值才行。”

根本出路何在

要真正抑制通胀,伊朗必须解决两大核心问题:一是解除外部制裁以增加石油收入,二是纠正财政收支失衡。伊朗经济高度依赖石油,2025年石油部门对GDP贡献率达16%,而制造业仅增长1.6%,且制造业增加值较低(2022年仅826亿美元),技术落后。改革需配套紧缩政策控制货币超发、推动经济多元化,并利用金砖国家合作减少对美元依赖。短期内,抹零可能改善交易便利性,提振信心,但长期效果取决于能否吸引外资、提升制造业竞争力。例如,1948年德国马克换血成功,是因有马歇尔计划和工业重建;而伊朗若无法在2026年前松动制裁,通胀中枢可能仍停在25%以上。伊朗人应对策略是囤积美元或黄金,避免资产贬值。

总结

伊朗的货币抹零改革是一场必要的技术调整,能简化生活,但绝非通胀的解药。通胀的根源——经济制裁、财政赤字和货币超发——不解决,新货币土曼可能步里亚尔后尘。历史教训警示,单靠“数零魔术”顶多换来三分钟热度;伊朗需要系统性改革,包括财政纪律、生产效能提升和国际谈判突破。否则,这场改革只是扬汤止沸,民众将继续在物价飞涨中挣扎。